宋词和宋代词人,真的很有趣!

宋词和宋代词人,真的很有趣!

中新网北京10月13日电(记者上官云)《清平乐》《梦华录》……近年来,随着上述影视剧的热播,宋代的习俗、风土人情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。

宋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?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、《宋词里藏着故事(二)》作者之一黄鸣认为,很多宋词中记录了宋代生活的片段,也反映出了作者的性情。

就像苏轼,性格中既有儒家那种传统的责任感以及刚直的品性,为人又乐观豁达,是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贯通的代表性人物。他懂生活、热爱生活,还发明了赫赫有名的“东坡肉”,流传至今。

1000-90

图片来源:中国新闻网 制图:张舰元

淡泊名利的林逋

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”这首脍炙人口的《山园小梅》,作者就是宋代词人林逋,“梅妻鹤子”的典故也与他有关。

“宋代初年,林逋生于吴越之地,从中年起就隐居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中,二十年不入城市。”黄鸣说,林逋将整个人生都寄寓在了青山之中,真正拥有一种淡泊名利的个性。

多年来,林逋一直不仕不娶,终生只爱两件事:一是种梅花,一是养鹤。“世人送了个一个雅号‘梅妻鹤子’,他做了一辈子的单身隐士。”黄鸣解释。

林逋对梅花的推崇,也可以让人们看出这位隐士人品的高洁。《山园小梅》不过寥寥数语,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梅花的丰姿,堪称咏梅绝唱。

“宋仁宗曾征召林逋入朝为官,但他固执的拒绝了一切头衔,宋仁宗只好惋惜作罢。在我看来,林逋的隐居是真隐。”黄鸣说。

苏轼性格中的豁达与责任感

说到宋代词人,必定会提到苏轼。黄鸣认为,苏轼性格中既有儒家那种传统的责任感以及刚直的品性,为人又乐观豁达,是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贯通的代表性人物。

比如,苏轼被贬到南方,岭南有瘴气,但他在给参寥子的信中说“北方何尝不病”,黄鸣认为,这说明了苏轼的豁达,“他还写道,‘参寥闻此一笑,当不复忧我也’,很想得开。”

黄鸣觉得,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苏轼的为人、著作中得到启示。比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,压力大,很多人心理上会出现难以调适的紧迫感,但苏轼恰恰就是最会调理心情的那个人。

“他很善于给自己减压。被贬到黄州时,有一次苏轼和朋友去沙湖游玩,看到一条小溪,水往西流,他很快心有感悟,写了一首著名的词。”黄鸣说。

1000-91

图片来源:中国新闻网 制图:张舰元

这首词中提到,“谁道人生无再少,君看流水尚能西,休将白发唱黄鸡。”黄鸣说,在苏轼看来,就算我们年纪大一点,也不必因为一时的挫折放弃希望。

黄鸣还讲了另外一个故事。苏轼住在惠州嘉佑寺时,曾在松风亭附近散步。他想去看看这个亭子,但距离尚远,自己又走得很累。是一口气走到松风亭再休息,还是原地休息后再走?纠结之后,他想通了:想歇随时就可以歇,何必执着于去松风亭再休息呢?

“生活中,我们往往觉得要不达目标誓不罢休。但苏轼给我们一种启发,随时都可以休息,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。由此可以看出,苏轼对生活真意理解得非常深刻。”他说。

一位热爱生活的词人

其实,苏轼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人。在网络时代,与他有关的话题也时不时登上热搜。

“少年时代,苏轼读书相当勤奋。”黄鸣说。现在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淘气、不听话而头疼,苏轼、苏辙小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况,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程夫人采用的是言传身教法:她经常叮嘱家中的小孩与仆人,不要捕杀鸟雀。长此以往,苏家宅院里的鸟雀都不怕人,将巢筑在花木的低枝上,珍贵的桐花凤鸟也成群结队而来。

她也极有原则,家中仆人在租来的宅子内偶然挖出两个大罐子,想要打开,程夫人连忙制止,并令仆人原地埋藏。这些事情春风化雨般地被年幼的苏轼看到,终身铭记。

“在历史上,苏轼确实有点‘大嘴巴’,得罪的人很多,这也是他后来被贬时,那么多人落井下石的原因之一。”然而黄鸣认为,这也证明了苏轼是个敢言敢说、有原则的人。

总体来说,苏轼懂生活、热爱生活,在黄州时没什么钱,就去买便宜的猪肉,顺便发明了一种烹饪方法,就是赫赫有名的“东坡肉”,流传至今。

宋词中的衣食住行

实际上,很多宋词作品往往是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,也展示出他们最贴近生活的一面,默默地记录了宋代生活的许多片段。

1000-92

“宋词里藏着故事”系列。图片来源:出版社供图

“唐宋女子喜欢穿大袖衫子,宋代理学兴起,风气相对保守一点,女子一般会在这种衫子里加一层夹衫。”黄鸣说,李清照写过一首《蝶恋花》,其中便提到“乍试夹衫金缕缝”。

黄鸣介绍,再比如说,女性爱美,喜欢留指甲、染指甲,这在古代也是一种装饰风俗。著名的“守宫”,就是一种染指甲的染料。南宋词人刘克庄有一首咏海棠的词,就提到“滴尽守宫难可染”。此外,凤仙花也可以用来染指甲,在宋词中也有反映。

“像发髻样式、簪钗、步摇,以及脂粉、戒指、玉佩等等,这些在宋词中都有反映,可以说,宋词中所记载的事物,就是当时人们生活的一部大百科全书。”黄鸣称。

在今天,读宋词、了解宋代词人的故事有什么意义?在《宋词里藏着故事(二)》中,黄鸣写道,“这一个个历经千百年而历久弥新的词人形象,能启发我们的文思,壮大我们的胸怀,开阔我们的眼界——原来这人世间,还曾有这么一些有趣的灵魂存在过。”

“古人和我们的生活相差较大,但很多情感是共通的,当你通过他们的作品,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,就有可能忽然被某种似曾相识的情感击中内心,也能得到一些启发。”黄鸣称。(完)
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与网友投稿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https://shsb.zhongbaojiehua.com/4145.html

(0)
上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午5:09
下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午5:12

相关推荐

  • 战马奋蹄 为山海狂 冠军证明强大热血永驻心头

    2023越山向海人车接力中国赛在冬奥之城张家口鸣枪,700支队伍在142.4KM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,用全力奔跑的身影构筑初秋最热血的画面,书写着全新的能量故事。 700支队伍中有三支队伍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:战马。战马奋蹄,为山海狂。他们今年的格言是:战马有能量,我为山海狂,越山向海中国赛,冠军放马来。从海南到张家口,以跑之名再度相聚的他们,渴望用团队作战…

    2023年9月12日
    0
  • 诗不可说丨听雨,是一种唯美的松弛感

    诗不可说丨听雨,是一种唯美的松弛感 “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”(孟浩然《春晓》) 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”(杜甫《春夜喜雨》) “梧桐叶上三更雨,叶叶声声是别离。”(周紫芝《鹧鸪天·一点残红欲尽时》) 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”(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) …… 听雨,是一种唯美的松弛感。 古诗词里的听雨,清雅动人,轻拂心弦,氤氲着丝丝缕缕…

    2022年11月24日
    0
  • 笔墨当随时,创意书法抒写时代之变

    笔墨当随时,创意书法抒写时代之变 承百代之流,会当今之变,着眼于推动创意书法艺术的发展,深圳市东方创意书法院,于2022年举办了“云际会通·明古拓今”——创意书法研学与展览系列活动。该系列活动,以当代创意书法交流探索为主题,集名家讲座、学术研讨会、名家书法演示、创意书法展览等版块于一体,活动贯穿全年,已成功举办了数期创意书法研学与展览。 创意书法研学板块,邀…

    2022年11月24日
    0
  • 沙特将于上海外滩举行为期一周的文化及旅游推介活动

    旨在吸引中国游客组团旅游,探索和体验沙特丰富多彩的文化、传统和景点 中国–2023年11月14日:沙特旅游局即将举办一项瞩目的目的地文化及旅游宣传活动,“改造”上海标志性的外滩,为游客提供一个了解沙特丰富旅游体验及历史文化的窗口。该活动将于11月17日启动,为期一周,旨在吸引中国游客前往沙特。此前,中国已将沙特列入公民出境团队旅游目的地名单,中国游客现在可以…

    2023年11月16日
    0
  • 民乐进校园:与“樂”童行系列演出第三场顺利落下帷幕

    2023.3.4与“樂”童行系列演出第三场“筝趣”讲演会于莲池区实验的小学顺利落下帷幕,此次活动主要由保定市音乐家学会古筝专委会、保定市古筝协会、保定市莲池区实验第一小学主办,保定市乐学艺术学校协办,由智慧组织与策划。哆猫猫儿童食品专家、沐雪阁汉服体验馆以及几予蛋糕店倾情赞助,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美育政策,传承我国民族艺术精粹,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,增强其…

    2023年3月8日
    0